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广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广州市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
时间: 2024-08-20 14:45:44 来源: 广州市财政局 浏览次数: -
【打印】 字号:

各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中直驻穗有关单位:

  《广州市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若干措施》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广州市财政局

  2024年7月8日

广州市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市财会监督工作,推动新时代财会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广州实际,现提出以下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财会监督体系

  (一)加强党对财会监督工作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财会监督全过程各方面。各级党委要加强对财会监督工作的领导,统筹推动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确保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有效贯彻落实。各级政府要建立财会监督协调工作机制,统筹抓好本行政区域财会监督工作落实,加强对下级财会监督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要专题研究部署财会监督重点工作。各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自律监督和执业监督质量。(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单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负责)

  (二)财政部门依法履行财会监督主责。各级财政部门是本级财会监督的主责部门,牵头组织对财政、财务、会计管理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加强对预算管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加强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会计行为以及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和代理记账行业执业质量的监督。(各级财政部门负责)

  (三)有关部门依照法定职责实施部门监督。各级市场监管、国有资产监管、税务等部门要依法依规强化对主管、监管行业系统和单位财会监督工作的督促指导,加强对预算执行、政府采购活动、资产评估行业等的监督。加强对中介机构资质管理、风险防控、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督促指导,推动优化执业环境。加强对归口财务管理单位财务活动的指导和监督,每5年对下属管理单位完成一轮监督检查。按照会计法赋予的职权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规范会计行为。(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和预算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负责)

  (四)各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各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经济业务、财务管理、会计行为的日常监督,结合实际建立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内部财会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各单位应明确内部监督机构或人员,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对关键业务、关键岗位的风险防范。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财会监督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财会工作和财会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每年至少开展1次财会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情况及结果应及时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涉及财政、财务、会计重要事项的会议,应安排财会监督机构负责同志列席。(各单位负责)

  (五)中介机构发挥执业监督作用。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税务师事务所、代理记账机构等中介机构要严格依法履行审计鉴证、资产评估、税收服务、会计服务等职责,确保独立、客观、公正、规范执业。切实加强执业质量把控和风险分类防控,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在执业过程中保持充分的职业怀疑,针对财务舞弊等风险点强化执业程序、扩大抽查比例、增加业务凭证。积极配合财会监督执法,提供专业意见,及时向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报告执业中发现的问题、举报财会违纪违法行为线索,出具的报告和举报的线索可作为穿透式监管的重要参考。(各中介机构负责)

  (六)行业协会强化自律监督作用。注册会计师协会、资产评估协会、注册税务师协会、银行同业公会、保险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等要充分发挥督促引导作用,加强行业诚信建设,完善诚信档案管理,制定相关行业舞弊风险清单,提高执业机构及协会会员识别及应对舞弊的执业能力。构建行业统一监管信息平台和行业举报受理平台,加强对执业机构及协会会员执业情况的跟踪监测和日常监管,防范转所、买所、更名等逃避监管行为。(各行业协会负责)

  二、完善财会监督工作机制

  (七)加强财会监督主体横向协同。构建财政部门、有关部门、各单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监督主体横向协同工作机制。各级财政部门牵头负责本级政府财会监督协调机制的日常工作。税务、人民银行、国有资产监管、金融监管、证券监管、市场监管等部门支持配合、密切协同,在财会监督重要政策制定执行、重大问题处理、监督结果运用等方面探索建立会商和综合执法机制。财政、税务等部门加强在财会监督政策衔接、监督线索移送、监督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协同联动。建立部门与行业协会联合监管机制,推动行政监管与自律监管有机结合,各行业协会要对在行政监管中发现存在问题的中介机构开展跟踪监测和整改帮扶,持续关注其执业质量情况。(各级财政部门牵头,各部门、单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强化市区纵向联动。市财政部门按照上级财政部门工作部署开展财会监督工作,明确年度监督工作重点,指导推动各区各部门组织实施,并结合年度重点监督项目强化市、区财政部门联动。各区政府和市、区有关部门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财会监督工作,建立财会监督重大事项报告机制,及时向上一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财会监督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市财政部门牵头,各区政府、各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推动财会监督与巡察监督、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调。加强与巡察机构、纪检监察机关协作,建立重点监督协同、重大事项会商、线索移交移送机制。完善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等方面要求的贯通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财会监督专业力量作用,及时发现并依法依规移送深层次、隐形变异问题线索,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准性。(各级财政部门、巡察机构、纪委监委机关负责)

  (十)强化财审联动。推动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在计划互通、信息共享、协同监督、成果共用等方面的联动协作,探索开展财政与审计部门联合监督,合力管好政府的“钱袋子”“账本子”。加强监督结果共享互认,各部门在内部财会监督或内部审计做出的监督或审计结论,财政或审计部门在核实后可以直接使用。(各级财政、审计部门负责)

  (十一)强化与人大监督等其他监督的协同。加强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的配合协同,完善与人大监督在提高预算管理规范性、有效性等方面贯通协调机制,完善预算监督联网工作,推动特约财政监督员参与财会监督工作,加强预算、执行、决算全过程监管。增强与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统计监督的协同性和联动性,推进各类监督平台对接,加强信息共享。畅通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渠道,健全完善财会监督投诉举报受理机制。(各级人大、政协和各级财政、司法、统计、国有资产监管、地方金融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大重点领域财会监督力度

  (十二)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把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作为首要任务。聚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财政改革举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南沙开发开放、乡村振兴等重大部署,结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开展财会监督,有效发挥财政资金保障支撑和财税政策加力提效的作用,为重大政策、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保驾护航。(各级财政部门牵头,各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加强对财经领域公权力行使的制约和监督,严肃财经纪律。按照上级部门部署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聚焦减税降费、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国库管理、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财会监督,严肃查处财政收入不真实不合规、违规兴建楼堂馆所、乱设财政专户、违规处置资产、违规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问题,强化通报问责和处理处罚。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形成常态化预算执行监控机制,跟踪监控重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切实规范财政预算执行管理。(各级财政部门牵头,各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严厉打击财务会计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依法严厉打击伪造会计账簿、虚构经济业务、滥用会计准则等会计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代理记账机构等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监督,按照上级部门部署,聚焦注册会计师行业无证经营、挂名执业、超出胜任能力执业、网络售卖审计报告,以及代理记账行业无证经营、虚假承诺、违规税务代理等问题,持续加大整治力度,对关键评估程序未执行到位、出具重大遗漏或虚假评估报告等资产评估机构严重违法违规问题重点查处,规范行业秩序。加强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金融企业等财务、会计行为的监督,严肃查处财务数据造假、出具“阴阳报告”、内部监督失效等问题。(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和各单位、行业协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创新财会监督方式方法

  (十五)优化财会监督模式。推动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现场监督与非现场监督、线上监督与线下监督相结合,实现监督和管理有机统一。探索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前移监督关口,强化事前提示预警和事中纠偏纠错,对财政资金重点项目实施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双监控”,推动财会监督向更加强化绩效性、效益性的全过程监督转变。(各级财政部门牵头,各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加强财政运行风险监测。进一步优化全市财政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强化对收支执行、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国库库款等监控预警,推动全市财政平稳运行。加强金融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测分析,坚决遏制违规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防范金融风险向财政倒灌。(各级财政部门牵头,各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深化“互联网+监督”。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切实提升监管效能,依托市政务大数据中心,统筹整合各区、各部门有关公共数据资源,分级分类完善财会监督数据库,推进财会监督数据汇聚融合和共享共用。构建财会领域重大风险识别预警机制,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数字政府公共财政综合管理平台、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等部门信息化系统、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等行业监管系统和本部门业务系统,加强对重点业务和重大运行风险的监督监控和预警处理。(各级财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部门牵头,各部门、单位、行业协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提升财会监督工作成效

  (十八)加强财会监督结果应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处罚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推动实施联合惩戒,完善监督结果公告公示制度,对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屡查屡犯的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罚,强化对相关责任人的追责问责。将财会监督结果作为预算管理、政策调整、资金安排、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各单位是财会监督整改责任主体,要切实做好财会监督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和各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加大考核激励力度。将财会监督工作推进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各区各单位开展配合财会监督情况作为法治广州等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各区财政部门推进财会监督工作情况作为财政管理考核评价重要内容。对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担当作为的财会监督干部,给予表扬激励。(各级组织、司法、财政等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强财会监督队伍建设

  (二十)建优配强财会监督人才队伍。市、区财政部门应健全财会监督和执法检查队伍。各部门应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配备与财会监督职能任务相匹配的人员力量,分类型、分领域建立高层次财会监督人才库,推动行业人才、专家参与配合部门监督工作。各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财会监督人才培养,建立行业专兼职检查人员和专家库,拓宽打通行业人才使用渠道,选拔推荐优秀人才入选各级财政和有关部门监督人才库、担任各级政府机构的咨询专家等。(各部门、单位、行业协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健全财会监督专业人才培育体系。开展财会监督人才培养工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行业人才高地,完善财会领域港澳专业人士跨境便利执业模式,加大粤港澳三地人才培养合作力度,推动将注册会计师等行业的财会监督高端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培养范围。(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和各行业协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加强财会监督学习宣传培训。加强财会监督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贯彻和解读引导,大力抓好新颁布实施、新修订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学习,规范财会监督人员依法行政行为。将财会监督法律法规政策列入各单位学习内容,各级党校要将财会监督相关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培训计划,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营造财会监督工作良好环境。(各部门、单位、行业协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附件:政策解读材料 (图文版).jpg